根據Barracuda 的最新數據,現在約三分之二(66%)的網路流量來自機器人,機器人的用途引起行銷人員的關注。不良機器人包括,被設置為惡意傳播或入侵電腦,藉以蒐集訪客的私人數據和訊息的機器人,令人憂心的是,目前來自人類的流量,僅佔網路總流量的 35%,壞機器人居然佔所有流量的近四成(39%)大幅超越好機器人的25%。
不良機器人的流量,多達七成來自北美地區,這些機器人最常見的入侵目標是,電子商務應用程式,用於蒐集消費者個人數據,甚至破壞個人或企業的財務狀況。不良的機器人流量會遵循典型的人類工作模式,在晚上/下班時間出現流量高峰,會嘗試價格抓取、庫存囤積和帳戶接管等。優秀的機器人則通常是用於搜尋引擎。
同時,根據Veriff 的2021 年上半年欺詐調查報告,該報告分析了文件欺詐、身份欺詐、技術欺詐和經常性欺詐等案件。調查發現疫情持續蔓延,迫使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進行購物和銀行交易,導致使用者身份欺詐事件持續快速飆升。不良行為者試圖在各種欺詐類型中,發現欺詐和滲透系統的新方法,採用規避預防系統的新策略,進行數據竊取和系統入侵。
報告關鍵要點還包括,與 2020 年上半年相比,淨欺詐率增加了15%,雖然企業積極投資於預防系統和解決方案,但是欺詐案件及規模仍在繼續上升。身份欺詐同比增長 19%,大量欺詐事件繼續困擾著企業和個人。隨著加密貨幣快速流行增長,2021年上半年也經歷了欺詐率增長。金融科技行業的重複性欺詐增加了99%,顯示欺詐者若獲得批准並滲透到系統中,會盡可能利用該漏洞擴大入侵的規模和力道。
全站熱搜